要了解壓力對心理層面的影響,必須先了解人體對壓力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首先面對壓力時腎上腺素會開始分泌增加,交感神經會先興奮,此時很多器官會動起來,包括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血糖增加、肌肉緊張等反應,這些反應可以讓人情緒亢奮、想得更快、力氣增大,使得我們有能力去處理壓力,當壓力源消失後,自然腎上腺素就會停止分泌,我們的身體就可以回復正常的狀態。
然而不是所有的壓力源一下子就能解決或消失,因此人體必須有任一機制來緩和腎上腺素的作用,以免器官過度使用而造成損害,而此一機制就是抗壓力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目前已知的抗壓力神經傳導物質為「血清素」(又稱五羥色胺),此物質的作用可以緩和人體對壓力的反應,進而緩和情緒、安定思考、放鬆肌肉,如此就算壓力源尚未消失,人體也可以暫時性的得到休息,以備明日再戰,然而一個人的抗壓力神經傳導物質分泌量是有限度的,而且因人而異,有些人分泌量較多,可以處理較高的壓力指數,另外有些人則分泌量較少,則可以處理的壓力指數則較低,因此當壓力指數超過一個人抗壓力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量可以處理時,就會有不良情緒的產生。
那麼臨床上不良情緒會有什麼樣的症狀產生,一般來說不佳的情緒會有下列九種表現:
1. 情緒低落或易怒
2. 無法專心或無法做決定
3. 無法從以往有興趣的活動中得到樂趣或是不願再參加
4. 覺得罪惡感或沒有價值
5. 自殺念頭或自殺行為
6. 坐立難安
7. 食慾下降或上升
8. 失眠或睡眠過多
9. 喪失精力
依據精神醫學診斷手冊中的定義,當上述九個症狀中有五個症狀以上(含五個),且症狀持續二週以上,就被定義為重度憂鬱症,若有上述一些症狀,且不符合重度憂鬱症的條件者,但患者卻感到痛苦需要幫助,或是傷害到其社會或職業功能的表現時則被統稱為「精神官能性憂鬱症」,也就是俗稱的「輕度憂鬱症」。
最後有一點必須要特別注意的是,有時雖然剛開始只是一點點的壓力,但是因為處理不佳後,造成所謂的「骨牌效應」,最後就會導致重度憂鬱症的產生,以筆者目前的角色來說,筆者有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兒子、兒女的父親、病患的醫師、老闆的部屬、屬下的長官、親友的親友、公司的投資者等角色,假設筆者因此次金融海嘯中投資失利,然而因此造成後續的夫妻爭吵增加,又因此無心工作,之後更無心參與教會活動,也不想再與親友打交道,如果更不幸因此血脂昇高心肌梗塞,此時原來只是投資者角色的失敗,後來拓展成丈夫、父親、醫師、親友的角色失敗,而應承受的壓力在非常短的時間迅速增高,如此抗壓力神經傳導物質的量將明顯不足以處理現存的壓力,自然憂鬱症就會隨之發生,故不可不慎。
|